首批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一年观察:百花齐放 传承出新

原标题:首批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一年观察:百花齐放 传承出新

今年4月,首批室年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川省传承出新同学们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周末。在历史教师叶德元的戏曲毒谋妖女不好惹带领下,大家来到陈巧茹戏曲工作室参观游览。工作观察同学们看了川剧戏服、百花川剧经典戏《白蛇传》,齐放还学着演川剧,首批室年和远在南充排练的川省传承出新“二度梅”获得者陈巧茹进行微信视频,陈巧茹说:“除了变脸,戏曲其实我们川剧还有很多更有意思的工作观察东西哦。”在她的百花工作室里,孩子们感受着川剧魅力、齐放刷新了对川剧的首批室年认知。

一年前,川省传承出新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戏曲首批2022年度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完成授牌,陈智林、肖德美、崔光丽、刘谊、李伯清、魏明伦、杜建华、陈巧茹、刘露、廖忠荣10位文艺工作者入选。一年以后,这些工作室运营得如何?有哪些成果和新思路?

新空间落成

戏曲有了“会客厅”

4月底,“陈巧茹戏曲工作室”招牌悄然挂在成都红星路二段78号上,路人熙熙攘攘。从工作室出发,毒谋妖女不好惹走路不到10分钟,就能抵达即将开门迎客的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和成都春熙路。“这个位置是我专门选的,游客来成都玩,戏迷去看了川剧,就能来我这里坐一坐,逛一逛,很方便。”陈巧茹透露,目前工作室已大致完成,还在内部调试阶段,不久就会择期正式与大家见面。

一走进陈巧茹戏曲工作室,位于“中心位”的便是一个川剧蓝色头冠。这个头冠上约有80颗大珍珠,散发着温润的光泽,每颗珍珠下都有一段小弹簧,表演时它们会俏皮地在头顶颤动,赋予角色一种灵动之美。头冠上还有红色和银色水钻镶嵌,水钻与蓝色绒面,形成蝴蝶、花朵、龙凤的形状——原来,这是陈巧茹主演的“拿手好戏”《贵妃醉酒》里的头冠。

在这个数百平方米的工作室里,展示着陈巧茹穿过的精美戏服,还有展现川剧历史和绝技的背景墙,“耍烛火”“耍绫子”“吐火”“变脸”“钻火圈”“飞耳帐”“鸳鸯脸”……陈巧茹把自己表演的川剧绝技、细节、功法的剧照,配以相对应的文字解说,让大家直观地了解川剧。展区分为四部分,以陈巧茹的个人成长为线索,串联起川剧人与改革开放、川剧振兴、走出国门等时代节点的故事。

在工作室最大的房间里,有一面巨型屏幕,屏幕前有30个座位。陈巧茹介绍:“这个房间可举办讲座、研学,观众可以在这个房间看看川剧短片。”走出这个房间,曲径通幽处,是工作室的阳光房,房外藤蔓顺着墙壁攀爬开花,增添了一抹充满生机的绿意。屋顶半透明,阳光穿过玻璃照射在房内竹椅上,戏迷可在这里小憩,开小型沙龙。阳光房背后是一个小小的衣橱化妆间,古雅的深褐色木质化妆台上,是陈巧茹珍爱的川剧头饰。

首批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中,不少名家的工作室装修都融入了个性特色。比如在位于环球中心的李伯清工作室内,著名评书艺术家李伯清把自己的绘画、书法、创作之路上的珍贵照片挂在墙上。在“梅花奖”得主、京剧演员刘露的工作室内,刘露把自己获得的“梅花奖”奖杯等错落有致地摆放,房间里有鲜花、戏袍,充满古色古香的中国韵味。

借力短视频

对传统文化进行新解读

“今天我的一个朋友给我发来小视频,家里不到5岁的孩子,跟着川剧戏歌《春夜喜雨》唱起来,唱歌时把诗也背下了。看来歌曲、诗词伴随戏曲,非常适合孩子识记。”4月中旬,陈智林在朋友圈发了一段小朋友听川剧戏歌小视频,受到不少网友点赞。“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川剧戏歌由陈智林演唱,采用杜甫的《春夜喜雨》原词,由国家一级作曲李天鑫谱曲。整首戏歌做成了3分21秒的短视频,在视频号上传播,视频穿插成都春雨敲打绿叶、粉色的花卉初开、杜甫草堂绿树掩映等片段,为古诗赋予了川腔川调,也为川剧赋予了新表达方式。

陈智林还以苏轼的《定风波》为素材,和团队演绎了同名戏歌。他在短视频里穿上古人的衣衫,恰似苏轼游走在夏日的三苏祠里。录制视频时,眉山的荷花竞相开放,荷叶翠绿无穷碧,微风吹来,颇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况味,用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苏轼词中所传递的旷达乐观、惬意淡然的精神,为大家送来夏日清新之风,使得人心中宁静,神清气爽。

“用四川本土的艺术表达形式,去演绎我们四川本土的历史名人。”陈智林透露,这一系列视频是自己被授予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后的“工作小目标”,未来他还将和团队成员一起,去演绎武侯祠里的诸葛亮、绵阳的李白等。让四川的乡音乡情来塑造传统文化新形象,用现代的审美对传统文化进行新解读。

同样是借力短视频,“梅花奖”得主、川剧国家一级演员肖德美,2022年11月成立工作室后,在成都发布了《川剧文生程式功法视频教程》。这套教程从“褶子”“折扇”“百字指法”3个方面,展示了川剧表演的独特程式技法及鲜明的个性特征。

“传统戏曲传承中师父的口传心授当然重要,但有了视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每个动作的展示就更加精确、规范,学习者可以看视频反复温习,想要了解川剧的外地朋友也可以边看边模仿。”肖德美说道。为了保持视频画面干净整洁,视频内容专业准确,肖德美联合电子科技大学的团队录制视频。选取黑色幕布和白色打光,化好妆穿上川剧文生戏服,完全呈现其舞台上的文生表演风貌,每个技巧配上动作特写、字幕解读,最后还有运用场景,便于使用者“活学活用”。

“梁山伯温文尔雅,所以他合扇、拿扇斯文。唐伯虎是风流才子,用扇就外放些。许仙是商人,所以用扇不能太呆板,和和气气生活化……”肖德美介绍,比如折扇技法仅开扇而言,就有大概30种,再加上闭扇,一共就有50多种。在“折扇篇”视频教程中,肖德美展示了心悦指转扇、惧见遮羞扇、望高手翻扇、恭敬挽开扇、微笑转收扇、潇洒手摇扇等技法,再比如川剧中常见的“你”“我”“天”“地”“日”“月”等常见意象,也有对应的川剧文生动作。同时,他还录制了川剧文生100种指法教学视频,以飨年轻川剧爱好者。

为年轻人铺路

让戏曲走向观众

成立四川省戏曲名家李伯清工作室后,李伯清觉得自己最要紧的任务,还是带好年轻人。“这个工作室的作用不是说哪个名头大,哪个资历久,而是要在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上,尽可能地做好。娃娃们个个比我长得‘撑展’(四川方言,意为好看),普通话也说得比我好,来我这儿学啥?我成立个工作室,也只能说多传递些经验,让年轻人少走点弯路。”他愿意年轻人来他的工作室,学习评书,聊聊曲艺,摆摆龙门阵。

去年11月,李伯清与“90后”徒弟陈功一同登上四川大剧院舞台,参加由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出品的大型曲艺情景晚会《花繁新征程》,两人合作的散打评书表演《我不落伍》,引来观众阵阵叫好。师徒俩的节目内容,源自于平时练习的场景。陈功苦练贯口基本功很久后,觉得有些枯燥,让师父教自己一些“过筋过脉”(四川方言,意为关键)的东西。李伯清不紧不慢、信手拈来“段子”和徒弟“过招”,段子里幽默地对比了成都男人和重庆男人“ 耳朵”的不同可爱表现,又串起城市生态、川人运动、热门游戏等,展示出李伯清对两地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了解,在细节中渐渐升华,道出成渝两地深深的情谊。但李伯清最后给出秘笈,曲艺人最重要的是要“尊重观众、感谢观众”。陈功恍然大悟,学习曲艺没有捷径,多聆听观众的反馈,发自心底地尊重观众、尊重舞台,才能把这门艺术传承好。

中国戏曲家协会副主席叮当,巴蜀笑星钟燕平、王磊、闵天浩、廖健、万喜等,在学习曲艺的道路上都受到过李伯清的帮助。有年轻人来请教,李伯清的心态是开放的,“只要喜欢评书,喜欢曲艺,重感情,吃得苦,我都愿意帮大家学习。”

把工作室面向年轻人的戏曲名家,不在少数。比如成都市京剧研究院院长、“梅花奖”得主刘露,在工作室成立以后,走进金牛区、青羊区的文化馆,为当地的戏迷和年轻人带来《最美京剧》的讲座。还邀请全国的京剧名家到成都来演出,让更多四川年轻戏迷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地道的京剧。“梅花奖”得主崔光丽、刘谊,着手把自己主演的“拿手好戏”整理出来,传授给川剧表演人才。而川剧理论研究学者杜建华、国家一级作曲廖忠荣等,选择在川剧较为薄弱的细分领域深耕,为年轻人准备好“表演基础”。比如魏明伦正在整理川剧相关文献资料,杜建华整理的《川剧丑行剧目演出本汇编》,收集了80个川剧中各具特色的丑角代表戏,而廖忠荣把经典大型原创川剧《易胆大》《四姑娘》《巴山秀才》等9部大戏曲谱进行整理,准备最终形成电子版。“以后院团年轻人排练,他们拿到这些整理好的本子,改编后当作剧本排戏。”杜建华说道。

此外,还有陈智林的图书《陈伯伯说川剧》文化读本即将进入中小学课堂。这本书用小朋友能读懂的方式,图文并茂地给孩子们讲川剧故事,记录下“陈伯伯”15岁那年,第一次和同学一起看川剧《卧虎令》给他留下的震撼等。当代诗人梁平曾评价:“‘陈伯伯’在这里说的川剧,从川剧起源的前传、川剧发展的正传,到川剧展望的后传,对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鲜为人知的民风民俗,丰富多变的表演艺术和戏剧复兴之路的展望,娓娓道来。”(记者 李婷)

(来源:四川日报)


热点
上一篇:太平人寿做坚强后盾 支撑年轻妈妈对抗病魔
下一篇:家庭纽带如何成为缔造经典游戏的力量?